為未來經濟表現增添變數。(資料照)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陸委會委託學界分析「中國大陸今年經濟風險預測及對台影響」,研究報告直指,今年中國經濟成長面臨保5挑戰,影響因素包含人口紅利漸失、資本報酬遞減、疫情影響內需不振、外需到頂等。中國更面臨企業債務違約、房地產泡沫危機等風險,為未來經濟表現增添變數。對台經濟可能影響因不同產業而異,台商赴中投資偏冷情況仍將持續。
圖為中國經濟下行重災區之一的深圳市。(路透)
「債務違約及房地產泡沫化是最大風險!」報告分析,中國不只是GDP成長下降,中國經濟也面臨「企業債務違約」、「房地產泡沫危機」兩項巨大風險,使得未來一年的經濟表現更添變數。
企業債務違約危機方面,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企業急需資金週轉,企業部門負債率從2019年第四季的150.1%大幅上升到2020第二季的163.3%,增加13.2%,相當於13.4兆元人民幣的債務,主要是占企業債務三分之二的國企債大量增發導致,其後疫的持續導致國企財務進一步惡化,不但壓縮近兩年的舉債空間,使投資的成長動能減弱,而且拉高金融風險,導致舉債利率上升,也讓經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
對台灣經濟可能影響方面,由於國有金融體制的特性,加上嚴格限制資本外流,短期內中國發生全面性大規模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高,而且兩岸金融的聯結性及整合程度很低,即使中國出現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及房價大跌,對台灣金融的直接衝擊不大,頂多透過積欠產業鏈中相關台商的帳款而產生間接影響。
不過,為防範金融風險不斷升高,北京將持續「去槓桿」及收緊房地產貸款,貨幣政策也不會過度寬鬆,進一步壓抑到中企的投資規模,因而減少對台灣部分設備和原物料的進口需求。但不同產業會有所差異,鋼鐵、水泥、塑化等傳統產業受到的衝擊較大,例如去年12月鋼鐵出口至中國(含香港)就衰退21.9%,剛性需求強的電子業影響較小。
「十四五」規劃期間,中國要積極推動新基建,並爭取達成「科技自主」,對台灣電子零組件特別是半導體的需求相當殷切,去年半導體外銷對岸的金額比重高達49.6%,預料今年即使國際市埸需求飽和,半導體出口至中國仍有一定成長。
據分析,2020年11月以來,中國國企債務違約事件頻傳,很多國企沒有履行責任以現金贖回到期的債券,導致金融市場出現一波不小的動盪。
彭博社整理資訊顯示,去年中國境內新發債券違約事件至少有143起,違約債券本金合計約1854.5億元人民幣,比前年激增3成,並創下了歷史新高。在景氣展望持續疲軟下,估計今年企業債券違約金額會繼續上升。
二是房地產泡沫危機。目前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的財務危機會否導致中國房市泡沫破滅仍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恆大債務約為1.9兆元人民幣,只是整個房地產業的冰山一角,截至2021年6月全體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高達32.5兆元人民幣,約占中國GDP的28.4%,其中今年到期的債務為9603億元人民幣。
報告指出,去年9月底,恆大違約事件發生後,中國限制了房地產業的銀行貸款及發債額度,業者不得不削價出售房屋來籌集現金,但反而使得買漲不買跌心態的投資者縮手,導致市場買氣低迷,百強房企10月、11月房屋銷售金額暴跌32%和38%,去年第四季房地產業和建築業產值萎縮2.9%及2.1%,是製造業中僅有衰退的行業。
據評估,2021年房地產占整體GDP比重為6.8%,若加上建築業則比重上升到13.8%,如果把房地產相關銷售等服務業也算在內,可能占到29%,一旦中國房市泡沫破滅,所產生的金融衝擊將不輸美國2007年的次貸危機。即使房價不暴跌,但房市蕭條會拖累今年的經濟成長。
報告評估,由於傳統產業占兩岸貿易比重甚低,譬如去年鋼鐵出口至對岸的金額比重只有0.8%,故總體來說兩岸貿易依然會保持熱絡。
台商投資方面,美中貿易戰及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逐漸重組,台商在大陸的產能慢慢移往境外,去年台商投資中國(不含香港)金額只有58.6億美元,微幅衰退0.7%,第四季又受到減碳、限電政策的衝擊,加上目前中國內部經濟風險上升、景氣趨冷,預計今年台商赴中國投資偏冷的情況仍然會持續。
專家:房地產泡沫破裂中國經濟增長失去動能| 中國房地產泡沫| 謝金河| 吳嘉隆|
誰是下一個恆大?中國房企資金短缺 風險激增
中國最大房地產公司恆大,面臨1230億美元巨大債務,儘管中共官方出手介入,恆大順利度過這波債務危機,但據統計,中國76家房地產公司,短期負債就超過10兆新台幣,更有數據發現,中國多達8成的房地產企業負債增加,未來不排除,將有下一個大型房企破產,出現財務危機。
Reference source from https://bit.ly/3DhmQv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