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焢窯

鄉土焢窯,台語是控窯,是台灣盛行的一種不用器皿的野外炊食活動。





一般都會在秋冬農作物收成後,在業外空曠的農地上,用土塊堆疊一座土窯,然後去撿拾一些乾躁的竹枝或木頭用以燃燒,




把土塊燒的焦紅後,將食物放進去,再把土堆焢窯搗毀夯實,等待悶熟食物後才破窯取初食用,食材大多為地瓜、玉米、香腸茭白筍、杏苞菇芋頭、吳郭魚、、、或者是等易燒烤食物。


焢窯源起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在遇到秋冬交替農作休耕時期,大人會帶著小孩們前往田地,堆個土窯並放進一些簡單的食材,讓孩童體驗一下野炊的農餘樂趣,然而在現今工商社會,人們鮮少務農之狀況下,卻演變成大人帶著小孩回味童樂的,假日休閒親子戶外活動。



1,  先要堆土窯:找一個開闊的農地,以收割後的農田泥地為佳,測風向將窯口坐向迎風面,讓空氣吹入助燃。然後找大土塊或是磚塊來堆造爐口,有一個穩定地基,再逐步的用大塊,中塊,小塊土塊開始慢慢的向上圍,地面要穩固要用力壓密壓實,愈往上蓋愈內縮到中間,收斂最後可閉合,故在窯堆越高的時後,一次拿多個小土塊堆卡才不易崩塌。

2, 在堆好土窯後,就要後開始大火燒燒,一般都會去竹林或樹下,尋找一些竹子或乾枯的樹枝,當然也可以買些木材廢料,把推土窯燒成火紅,再用圓鍬將柴火與灰燼取出,在門口挖洞埋較不會燙到。

3, 在土窯等破窯:隨後將食物(內包烤肉用錫箔紙或焢窯專用袋,外覆報紙再沾濕)放入,將土窯破壞摧毀壓實,不讓熱氣跑出,可另外挖土覆蓋到沒冒煙,間隙填滿密封。

4, 開窯:這期間就是等用焦土的餘溫把食物悶熟,視食物熟易程度約莫40分鐘至3小時,在等待的時間裡,大夥兒可以做做團體遊戲或生態觀光之旅,而在開始挖取食時要慢慢的挖開慢慢搜尋,以免破壞食物的外包裝物,否則會混入泥土那就大風景。

PS. 有時候取火不著,弄得灰頭土臉,或燒到一半,土窯垮了,會重做,或敗興而歸,總之很多狀況都是兒時的回憶。

現代工商社會繁忙,要來享受控窯樂不易,於是有業者提供場所與食材,提倡民眾正當休閒,鼓勵親子同樂,結合生態觀光與親子同遊,可以訓練野外求生的能力,更具有分工合作,共享美食及聯誼效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