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陵墓 - 南京行腳記趣

南京市中山陵是被稱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孫中山陵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東鄰靈谷寺、西毗明孝陵。孫中山19253月在北京逝世後,中國國民黨遵照他的遺願,在南京為他修建陵墓。




中山陵19261月開始興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築,當年61日孫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陵墓設計充分利用地勢,將牌坊、陵門、碑亭、祭堂等主要建築從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的緩坡上。中山陵吸取中國古代陵墓的對稱布局,利用墓道和台階將主要建築連為軸線,並布置大片綠地,



陵墓建築群聯接成與背景山勢相稱的宏大整體。陵墓主體建築採用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築的大屋頂造型,


應用西方建築的設計和建造技術,以肅穆的藍白色調和嚴謹的建築構型表現出沉靜恢弘的氣度,被認為是中國近現代建築史上融合中西的經典作品。

1925312日,孫中山在北京膽囊癌逝世。逝世前一天,孫中山提出效仿列寧保留遺體,並要求葬於南京。據報導,他對宋慶齡汪精衛等人說:「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據說早在19123月,孫中山在紫金山打獵時就曾對胡漢民說:「等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遵照孫中山的遺願,遺體在協和醫院進行防腐處理後,暫厝在北京香山碧雲寺,待陵寢建成後再安葬南京

紫金山位於南京城以東,經過考察後認為紫金山中部的中茅山最為合適,宋慶齡還表示陵墓應建於南面的緩坡,不宜選在山頂。葬事籌備委員會在上海孫中山故居召開會議。會議匯報了實地考察的情況,並轉達了宋慶齡的意見,最終確定墓址選在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但圈地一事當時並不順利,經過與占據南京的軍閥勢力反覆交涉,陵園面積只定為2000畝,遠低於委員會的計劃。直到1927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後,陵園才順利擴大到45870畝。





























留言